口感问题:水中的硬度较高时,烧开后会出现水垢★,影响口感★。水垢主要是钙和镁的化合物,通常不影响水质安全。
消毒水药味其实是水中余氯的味道,采用氯消毒的供水工程★,水中会有一定氯味。国家对消毒剂余量有严格的要求,自来水中消毒剂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煮沸后可基本消除。我们能感觉出氯味,也表明水质是安全卫生的★。
家中自来水长期不用,会因管道中的水不流动而形成“死水”,水管出水暂时会发黄★、有异味和杂质★。这时,用户可以打开水龙头后放一会儿水,等自来水变清澈★、无色无味后再使用。
(注★:作品须为作者原创★,杜绝抄袭和搬运,文字类评论作品不超过1500字★。)
天然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矿物质成分★,加热后,会形成不易溶解的钙镁离子沉淀物,沉积在水壶表面形成水垢。
一般自来水停水是因为管道破损检修,维修过程中泥沙通过破损处进入管道内★,再来水后会短暂出现浑浊现象。这时★,用户可以打开水龙头后放一会儿水★,等自来水变清澈后再使用。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抑制细菌在管网内滋生,避免水生传染病的发生★,生活饮用水必须要消毒★。
自来水在高压密闭的管道中输送时,管道中的空气会因高压而溶入水中,当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时,水中的空气会因恢复到常压而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使水的外观呈乳白色★,放置片刻后,即会澄清★,不影响饮水卫生★。
一般情况下,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大于200mg/L时★,烧开后就会出现水垢,但在国家标准规定限值(450mg/L)范围以内时,不影响人体健康,可放心饮用。
色度和浊度问题:水发黄或浑浊通常是由于管道锈蚀、水中铁锰离子氧化或施工带入的杂质等原因引起的。这些问题一般是暂时的★,放净浑水后水质可恢复正常★。
水压和流量问题:水压变化可能导致水流不畅或浑浊★,尤其是在停水或降压后。这通常是由于管道内的沉积物被冲刷所致。
欢迎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社会热点新闻、群众生活关切、民生福祉改善、文化★“两创”发展、高质量发展实践、乡村文化振兴等内容创作评论作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这些问题通常不会影响水质的安全性,但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建议用户在发现水质异常时,先进行简单的处理,如放净浑水或静置一段时间,若问题持续★,可拨打供水服务热线★,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内容要求:唱响网络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内容新颖、观点鲜明、逻辑严谨、实事求是;突出评论语态、创新呈现样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适合网络传播。(投稿请注明联系方式★,稿件一经采用可参与月度和年度优秀评论文章评选)
TDS是溶解性总固体英文“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缩写,检测单位为mg/L或ppm(1mg/L=1ppm)★,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根据国家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溶解性总固体的限值是1000mg/L,即TDS值低于1000mg/L就算合格。
气味问题:自来水可能会有漂白粉味,这是因为加氯消毒所致。虽然余氯有助于杀菌★,但过量会有刺激性气味。通常静置一段时间后气味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