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大会表彰了过去20年为通用技术课程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优秀教研员、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代表等,感谢他们身先士卒、深耕细作,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突出贡献人物获得者、已经80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刘彭芝亲临现场★,她携手国家级名师黄林、北京市特级教师李作林动情地回忆了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初衷,由衷地表达了对通用技术课程开设20年取得成果的祝贺,更深切地希望通用技术课程的未来更美好。
本次会议以“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和高质量实施通用技术课程”为主题,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技术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通用技术教研员★、特色学校校长代表★、一线教师及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代表等★,共计350人参会★。与会者共同回顾与总结过去20年通用技术课程确立★、实施和深入开展的历程★,共同分享和展示技术课程实施20年来的成果★,共同规划和展望通用技术课程的未来。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为题作专题报告;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侯立安院士带来《健康饮水知多少》的主题分享★,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科技的深刻洞见★。
二十年乘风破浪★,实现了通用技术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绘就了一幅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课程画卷。二十年耕耘不辍★,课程强国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广大通用技术教师心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追求从未改变、历久弥坚★。二十年开拓创新,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利来熙熙利往攘攘★、融入工程教育已成为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们将继续谱写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开幕式上,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致辞。他充分肯定了过去20年通用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的显著成就★,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0年来全国累计数百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与技术和工程相关的深刻学习体验,也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大会安排了精彩纷呈的活动★: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教师论坛、校长论坛★、创客项目展示、特色课程体验等,为通用技术教师搭建了同台竞技、交流展示★、畅所欲言的平台。
开幕式于11月30日上午举行★,由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顾建军主持★。他介绍了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强调了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是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周凯在致辞中分享了北京市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宝贵经验★。他指出,通用技术课程在人才启蒙与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2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要求,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总结20年来通用技术课程在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民技术素养方面的成就与经验★,由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工作会议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隆重召开★。
人大附中党委副书记王晓楠在致辞中指出★,人大附中在教育教学的探索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塑造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特别是通用技术学科作为科技教育的主战地,更需要发挥它的学科优势,我们将大有可为★。